浙江民建
2010年4期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2010年4期
我的位置:主页  > 2010年4期
躬耕民建做奉献 殚精竭虑谋事业
——记民建金华市金东总支主任傅根勇
发布时间:2010-10-28 09:54:30
  |  
作者: 金 敏
    他是一名普通的民建会员,刻苦勤学,不断思进;以先辈为镜,严于律己;深入研究,诤言参政;撰写议案,为民诉愿;服务“民企”,尽心尽责;化解矛盾,构建和谐;乐于助人,始终如一;融资救急,会员满意;捐款公益,思源回报;抗震救灾,引领奉献;优化组织,精选人才。他就是金华市金东区“十佳”公务员、民建金东总支主任傅根勇,二十多年来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民建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刻苦勤学强素质 年事虽高严律己
    活到老,学到老。傅根勇始终认为仅凭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去引领支部会员的素质提高是不够的。他坚持自学为主,每当中央、省、市各级政府有新政策出台,新的法律、法规以及中央、国家领导人的讲话都自己先学习,领会其精神实质,再组织总支部的委员和全体会员共同学习,提高认识,规范行为。先后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走访民建中央时的重要讲话、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36条”;民建先辈施复亮生平事迹;以及民建的章程等。还组织部分会员到湖州南浔、宁波奉化等先进地区考察、参观、学习,在组织会员到中央党校进行培训期间,受到成思危主席的亲切接见。五年来,总支部共组织会员参加各种学习、培训700多人次。通过不断加强和引导会员自身学习,使全体会员内强素质,提高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能力,为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坚持以先辈为镜 创建会史教育基地
    2001年金东区成立,民建金东支部应运而生。当傅根勇了解到东叶村是原民建创始人之一施复亮故里时,就想到把施复亮故居作为教育民建会员的好场所,并与该村结对,开创民建会史教育基地。他带头和动员会员捐款18万元之多,修建施复亮、钟复光墓前至村口的道路,用混凝土铺平了村民干农活及游客行路难的问题,并在路两侧种植了300多棵松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教育平台的建立,使广大民建会员更加了解民建先辈的精神风貌:施复亮平生为人耿直,治学严谨,生活俭朴,廉洁奉公,助人为乐的风范激励了新老会员的学习进取。同时他每年组织祭扫先辈活动,自2002年以来各地参观瞻仰者累计达2000多人次,而且各地会员前来祭扫陵墓的人数倍增。金东总支与东叶村两委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注重调研到企业 参政诤言为百姓
    傅根勇先后担任了四十多年的市、县、区、乡镇人大代表和五年政协委员。作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他积极参政议政、履行职责,在每年的“两会”前,他总是事先到选民家里、企业走访了解情况,收集建议和“热点”问题,主要反映了一些部门面难见、门难进、手续繁、收费高、负担重,发展环境欠佳,古建筑保护等问题。五年来,傅根勇共撰写提案、议案(建议)11件,参加专题审议发言11次,大会发言3次,参加与督办提案、视察活动8次,调研报告5篇,其中两篇获得优秀奖。同时凭借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的信任,积极推荐民建会员担任人大代表候选人和政协各界别人选,现在金东总支部有省、市、区人大代表4人,市、区政协委员26人,扩大了参政议政的力量。
    殚精竭虑干事业 融资救急活民企
    几年来,傅根勇通过走访、座谈,积极帮助会员企业排忧解难。企业有困难时都能与傅根勇反映与沟通,傅根勇也热情帮助企业办理土地权属证、房产证等一些遗留问题,帮助协调办理各种矛盾。特别是与用电、环保、质监、防疫卫生、工商登记等一些涉工部门沟通,帮助化解矛盾,赢得企业家和会员们的好评,拉近了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和民建会员的距离,建立了友谊。傅根勇还积极筹措资金创办“诚信担保公司”,为产品销售好但缺乏资金的企业服务。几年来,帮助会员企业银行贷款置换300多次,金额达1.6亿元,累计为企业解决贷款担保1亿元,如寿昌纸业、帅达毛毯、又一喜牛奶、开元机电、龙团建材、易元食品等企业,在自身的努力和他的帮助下销售额快速增加,税金和利润都实现了新的突破,也扩大了就业人数。五年来,金东民建27家会员企业累计销售产值达128亿元,占全区工业销售额的18.7%,实现入库税金5.2亿元,占全区工商税收的26%,民建会员企业已成为金东经济战线上的顶梁柱。区委、区政府领导对傅根勇工作十分肯定,2006年傅根勇被评为金东区“十佳”公务员。
    思源回报献爱心 构建和谐作奉献
    在担任政协委员的五年里,傅根勇积极引导全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和全体会员树立“致富思源”回报社会的思想。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傅根勇在第一时间组织全体会员捐款、捐物作奉献,傅根勇率先捐款,其他会员纷纷响应,慷慨解囊,第一时间就捐了50多万元人民币,得到区委、区政府和民建金华市委会的高度肯定。五年中,金东总支组织会员为修路、助学结对、救助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等公益事业累计捐款捐物971万多元,得到了社会好评,扩大了民建的社会影响力。
    傅根勇常说,成绩只代表过去,今后还将继续不断努力学习,虽已退休,但还会为民建事业作奉献,不用扬鞭再奋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