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力量 服务社会 树立民建基层支部良好形象
发布时间:2011-03-10 10:15:14
|
作者: 浙工大总支
民建浙江工业大学总支成立于1992年4月,现有会员30人。近年来,支部凝聚集体智慧,发挥群体优势,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服务社会,树立了较好的支部形象。
一、参政议政,凝聚集体力量,发挥群体优势
浙江工业大学总支重视参政议政,积极发挥参政党职能。支部先后有多位会员担任省政协委员、省委委员、人大代表等职务,支部组织这些会员参与各类社情民意课题调查研究工作,每年组建政协提案课题组,召开支部会议讨论政协提案。
支部凝聚支部集体智慧,发挥群体优势,深入调查研究,在近5年的省政协会议上先后提出10项提案。这些提案被报纸、电视等媒体多次报道,如在2006年省政协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农民工居住与“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提案,支部主任被浙江电视台邀请做直播报道,主任手机一度成为农民工的热线电话。2008年向省政协会议提交的《改进政府采购工作的若干建议》和《鼓励和支持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建议》2个提案,《联谊报》和《浙江日报》都做过专门报道。省委会根据“农民工回乡创业”提案在《光明日报》上以“农民工回乡创业如何引导应引起重视”为题作了报道,《中国企业报》也以“关注民生共建和谐———浙江省十届政协委员谈民生”为题报道此事。两个提案也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省财政厅、农业厅先后到学校来调查反馈提案。2009年支部向省政协会议提交了“关于解决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若干建议”提案,政府部门也到学校组织座谈会反馈提案。
2010年总支专门召开政协提案与社情民意专题参政议政会议,向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提交了“促进我省基础研究良性发展的若干建议”、“完善小型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和长效管理机制的建议”、“关于解决进城务工‘非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的若干建议”等提案;向省委会提交了“关于建立科技知识产权预警机制的建议”、“关于停止杭州市购房补贴政策实施的意见”、“关于建立小型农村饮用水工程创新体制的建议”等建议。
支部围绕校党委中心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八位支部成员利用学校教代会代表身份每年向学校提交提案。对加强校园文明建设、如何加强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如何做好教书育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等问题都提出了意见,得到校党委、统战部的好评。并以总支名义向学校党委申请校内状况专题调研课题,获得立项。
二、服务社会,参政议政的延伸和拓展
支部认真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发挥自身优势,关心社会弱势群体,有针对性的开展科技、教育扶贫等活动。汶川地震后会员积极捐款,除个人捐款外还以民建工大支部名义捐款3000元。
原支部主任孙土金捐款参于贵州五星希望小学建设,获民建中央嘉奖。他多次走访衢州市的各类中小企业开展调研,了解和反映中小企业的实际困难,为企业提供咨询和技术服务,解决具体的销售困难,在推动衢州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就业、维护稳定等方面发挥作用,得到了衢州市政府的好评。
总支委员王治平热心于“育人”工作,当选下城区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受邀参加浙江经视、钱江电视台等节目,对经济热点进行分析点评。在《钱江晚报》等各类报刊开设“平说经济”、“经济杂谈”专栏,为普通百姓普及经济学知识。为《中学生天地》写“天地学堂”、为浙江省社科联举办的科普讲座做演讲,为杭州“西博会”的志愿者进行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培训,还到监狱给犯人传授正确人生观等。王治平为社会服务的行动,弘扬了师德,先后获得本校“我最喜爱的老师”、浙江省“三育人”先进个人、“浙江省首届高等学校育人奖”、浙江省首届十大“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经贸学院培训中心主任姜宝珍会员在我校与衢州市“希望之光”全面合作中,承担衢州的各类人才培训,先后开办了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企业总裁培训班、领导干部培训班、中职学校校长培训班、职业教育教学教研培训班等24期,培训1383多人次。
支部通过各项社会服务活动对外提高党派形象和影响,切实为社会做了好事、做了实事。
三、以素质求形象,提高学术水平树立支部形象
支部要发展,要在学校、社会上扩大影响,必须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如何树立良好的形象?支部认为成员要在本职工作上做出成绩,在实际工作中建立威信才能树立形象。
总支领导班子认真指导支部成员搞科研、出成果,每年组织辅导会员申请各类基金项目,对青年会员在教学科研中遇到的困难给予关心和帮助。近年来支部成员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项省基金、省社科规划,2项海外基金。3年来发表了56篇第一作者的SCI、EI、ISTP三大索引收录论文。多项成果获得全国或省级奖励,出版了8部学术著作。2007年以来先后有4位会员到国外做高访或进修,1位会员两次应国际组织邀请出国担任评委。1位会员担任了全球著名出版商Elsevier Scopus内容甄选委员会委员,并被Thomson Reuters 聘任为(SCI、SSCI、A&HCI、ISTP、ISSHP)高级顾问。
支部形成了较浓厚的学术氛围,扩大了支部在学校的影响。形象树立起来了,自然会产生较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也就更具有战斗力,产生更强大的社会影响。
一、参政议政,凝聚集体力量,发挥群体优势
浙江工业大学总支重视参政议政,积极发挥参政党职能。支部先后有多位会员担任省政协委员、省委委员、人大代表等职务,支部组织这些会员参与各类社情民意课题调查研究工作,每年组建政协提案课题组,召开支部会议讨论政协提案。
支部凝聚支部集体智慧,发挥群体优势,深入调查研究,在近5年的省政协会议上先后提出10项提案。这些提案被报纸、电视等媒体多次报道,如在2006年省政协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农民工居住与“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提案,支部主任被浙江电视台邀请做直播报道,主任手机一度成为农民工的热线电话。2008年向省政协会议提交的《改进政府采购工作的若干建议》和《鼓励和支持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建议》2个提案,《联谊报》和《浙江日报》都做过专门报道。省委会根据“农民工回乡创业”提案在《光明日报》上以“农民工回乡创业如何引导应引起重视”为题作了报道,《中国企业报》也以“关注民生共建和谐———浙江省十届政协委员谈民生”为题报道此事。两个提案也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省财政厅、农业厅先后到学校来调查反馈提案。2009年支部向省政协会议提交了“关于解决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若干建议”提案,政府部门也到学校组织座谈会反馈提案。
2010年总支专门召开政协提案与社情民意专题参政议政会议,向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提交了“促进我省基础研究良性发展的若干建议”、“完善小型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和长效管理机制的建议”、“关于解决进城务工‘非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的若干建议”等提案;向省委会提交了“关于建立科技知识产权预警机制的建议”、“关于停止杭州市购房补贴政策实施的意见”、“关于建立小型农村饮用水工程创新体制的建议”等建议。
支部围绕校党委中心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八位支部成员利用学校教代会代表身份每年向学校提交提案。对加强校园文明建设、如何加强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如何做好教书育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等问题都提出了意见,得到校党委、统战部的好评。并以总支名义向学校党委申请校内状况专题调研课题,获得立项。
二、服务社会,参政议政的延伸和拓展
支部认真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发挥自身优势,关心社会弱势群体,有针对性的开展科技、教育扶贫等活动。汶川地震后会员积极捐款,除个人捐款外还以民建工大支部名义捐款3000元。
原支部主任孙土金捐款参于贵州五星希望小学建设,获民建中央嘉奖。他多次走访衢州市的各类中小企业开展调研,了解和反映中小企业的实际困难,为企业提供咨询和技术服务,解决具体的销售困难,在推动衢州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就业、维护稳定等方面发挥作用,得到了衢州市政府的好评。
总支委员王治平热心于“育人”工作,当选下城区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受邀参加浙江经视、钱江电视台等节目,对经济热点进行分析点评。在《钱江晚报》等各类报刊开设“平说经济”、“经济杂谈”专栏,为普通百姓普及经济学知识。为《中学生天地》写“天地学堂”、为浙江省社科联举办的科普讲座做演讲,为杭州“西博会”的志愿者进行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培训,还到监狱给犯人传授正确人生观等。王治平为社会服务的行动,弘扬了师德,先后获得本校“我最喜爱的老师”、浙江省“三育人”先进个人、“浙江省首届高等学校育人奖”、浙江省首届十大“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经贸学院培训中心主任姜宝珍会员在我校与衢州市“希望之光”全面合作中,承担衢州的各类人才培训,先后开办了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企业总裁培训班、领导干部培训班、中职学校校长培训班、职业教育教学教研培训班等24期,培训1383多人次。
支部通过各项社会服务活动对外提高党派形象和影响,切实为社会做了好事、做了实事。
三、以素质求形象,提高学术水平树立支部形象
支部要发展,要在学校、社会上扩大影响,必须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如何树立良好的形象?支部认为成员要在本职工作上做出成绩,在实际工作中建立威信才能树立形象。
总支领导班子认真指导支部成员搞科研、出成果,每年组织辅导会员申请各类基金项目,对青年会员在教学科研中遇到的困难给予关心和帮助。近年来支部成员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项省基金、省社科规划,2项海外基金。3年来发表了56篇第一作者的SCI、EI、ISTP三大索引收录论文。多项成果获得全国或省级奖励,出版了8部学术著作。2007年以来先后有4位会员到国外做高访或进修,1位会员两次应国际组织邀请出国担任评委。1位会员担任了全球著名出版商Elsevier Scopus内容甄选委员会委员,并被Thomson Reuters 聘任为(SCI、SSCI、A&HCI、ISTP、ISSHP)高级顾问。
支部形成了较浓厚的学术氛围,扩大了支部在学校的影响。形象树立起来了,自然会产生较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也就更具有战斗力,产生更强大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