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会范曾先生
发布时间:2011-06-09 16:26:47
|
作者: 柳 闻
范曾先生一直是我最敬仰并欣赏的艺术家之一,曾经被他《竹林七贤》的风雅闲趣所打动,也曾折服于《春在柳梢》的细腻技艺,但从没预想到,多年之后我会有机会和范曾先生进行面对面的交谈。
为了做好浙江电视台建台50周年书画展,领导交给我一个任务:采访我心中敬仰已久的范曾。
范曾先生是个大忙人,他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文学院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导师,这样的一代书画大家,我要怎么才能联系上他?我想起了一位叫董强的朋友,是范曾先生的忘年交。
董强欣然答应了我的求助,并很快帮我们联系上了范曾先生,约好登门拜访的时间是2010年5月4日下午3点,采访时间是30分钟。
那时的我已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一想到即将与先生这样的艺术大师对话,内心就充满了热情与感恩。订票,起飞,降落,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这种兴奋中进行着。
我们的脚步距离范曾先生的家越来越近,想象过无数个先生家的场景,但推开门的一瞬心仍是颤动了一下,一个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的精致园林展现在我们面前,雅致的布局,别出心裁的装饰让我们眼前一亮。走进客厅,范先生身着便装正坐在沙发上看书,见我们来了,和颜悦色的站起来,跟我们打着招呼。跟我想象中的他差不多,和善,慈祥,就是不像电视上所看到的那般高大。
我说明了来意,范先生很认真的听完,思考了一下,马上在书桌旁拿过一张他专用的黄色龙纹底的宣纸,有六尺整张,写到“春来江水绿如蓝,日出江花红似火”,一气呵成,大师的风采让我非常激动,大师的画我看过很多,但是亲眼见大师的创作还是第一次。
接着,我们进行了简短的采访,为此,范先生还专门换了一件正式场合穿的中式服装。感谢范曾先生的细致入微,为我们的采访增色不少。
中国的古典文学对范先生的影响是深远的。高龄的他还能一字不差的用飞快的速度背诵《离骚》,面对我们的镜头,他意味深长的说古典诗词是我们传统文学中的珍贵财富,不光是孩子们,连家长也不应该将她遗忘。
但是,当我问起范先生前不久以个人名义向汶川捐赠了1000万人民币时,他却摇摇头说,不说这事儿,这是他应该做的。
范曾先生的谦逊与和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向范先生发出了邀请,请他今年能抽出时间到杭州来,在西湖边走走,尝尝杭州小吃。“杭州很美,有很多诗都是描绘西湖的。我好几年没去了,今年秋天是有一位好朋友邀我去一趟。”范先生笑着说。我送上了我们事先准备好的礼物纪录片《西湖》,再次邀请范先生到杭州来,真想再跟范先生拉扯几句,却被范先生的司机打断了,原来范曾先生今天还要去南开大学,看了看时间我的采访时间早已超过了半小时,我抱歉的示意了一下准备离开。
“再见!”看着范先生乘坐的宾利出门远去,耳边响起范先生的话,“杭州很美,我好几年没去了,今年秋天有朋友邀我去一趟的。”
初次见到范曾先生略显匆忙,很多问题还来不及问,很多话还来不及说,敬仰之情更是没有机会表达,就把这些都化作对范先生的祝福吧,也期待着偶然在西湖边看见范先生在悠闲的散步。
(作者系民建省属综合三支部会员、浙江卫视《藏家》栏目制片人)
为了做好浙江电视台建台50周年书画展,领导交给我一个任务:采访我心中敬仰已久的范曾。
范曾先生是个大忙人,他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文学院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导师,这样的一代书画大家,我要怎么才能联系上他?我想起了一位叫董强的朋友,是范曾先生的忘年交。
董强欣然答应了我的求助,并很快帮我们联系上了范曾先生,约好登门拜访的时间是2010年5月4日下午3点,采访时间是30分钟。
那时的我已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一想到即将与先生这样的艺术大师对话,内心就充满了热情与感恩。订票,起飞,降落,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这种兴奋中进行着。
我们的脚步距离范曾先生的家越来越近,想象过无数个先生家的场景,但推开门的一瞬心仍是颤动了一下,一个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的精致园林展现在我们面前,雅致的布局,别出心裁的装饰让我们眼前一亮。走进客厅,范先生身着便装正坐在沙发上看书,见我们来了,和颜悦色的站起来,跟我们打着招呼。跟我想象中的他差不多,和善,慈祥,就是不像电视上所看到的那般高大。
我说明了来意,范先生很认真的听完,思考了一下,马上在书桌旁拿过一张他专用的黄色龙纹底的宣纸,有六尺整张,写到“春来江水绿如蓝,日出江花红似火”,一气呵成,大师的风采让我非常激动,大师的画我看过很多,但是亲眼见大师的创作还是第一次。
接着,我们进行了简短的采访,为此,范先生还专门换了一件正式场合穿的中式服装。感谢范曾先生的细致入微,为我们的采访增色不少。
中国的古典文学对范先生的影响是深远的。高龄的他还能一字不差的用飞快的速度背诵《离骚》,面对我们的镜头,他意味深长的说古典诗词是我们传统文学中的珍贵财富,不光是孩子们,连家长也不应该将她遗忘。
但是,当我问起范先生前不久以个人名义向汶川捐赠了1000万人民币时,他却摇摇头说,不说这事儿,这是他应该做的。
范曾先生的谦逊与和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向范先生发出了邀请,请他今年能抽出时间到杭州来,在西湖边走走,尝尝杭州小吃。“杭州很美,有很多诗都是描绘西湖的。我好几年没去了,今年秋天是有一位好朋友邀我去一趟。”范先生笑着说。我送上了我们事先准备好的礼物纪录片《西湖》,再次邀请范先生到杭州来,真想再跟范先生拉扯几句,却被范先生的司机打断了,原来范曾先生今天还要去南开大学,看了看时间我的采访时间早已超过了半小时,我抱歉的示意了一下准备离开。
“再见!”看着范先生乘坐的宾利出门远去,耳边响起范先生的话,“杭州很美,我好几年没去了,今年秋天有朋友邀我去一趟的。”
初次见到范曾先生略显匆忙,很多问题还来不及问,很多话还来不及说,敬仰之情更是没有机会表达,就把这些都化作对范先生的祝福吧,也期待着偶然在西湖边看见范先生在悠闲的散步。
(作者系民建省属综合三支部会员、浙江卫视《藏家》栏目制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