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2012年2期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2012年2期
我的位置:主页  > 2012年2期
民主党派如何同心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2-06-05 09:22:27
  |  
作者: 陈 瑜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文明的薪火相传,留下了饱蕴思想精髓和价值追求的灿烂遗产;半个多世纪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激流勇进,书写了人类文明史的崭新篇章。这些都为我们的文化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但拥有文化资源的大国并不一定能够成为具有文化影响力的文化强国。伴随着经济的崛起,一个政党如何为古老的文化注入全新的力量,走出一条文化重塑与振兴的“中国道路”?中共十六大作出重要战略部署:“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命题,强调指出“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中共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科学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深刻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任务的基础上,所作出的重大决策。它标志着中共在文化认识上的崭新飞跃,在文化建设上宏远的战略眼光。
    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民主党派应该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敏锐洞察时代发展趋势,深刻理解执政党为适应新时期发展所做出的调整变化,正确判断自身历史地位,及时感知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主动承担起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
    一、加强学习,把握内涵,同心推进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建设
    推动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对其发展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早在两千六百多年前的政治家管仲就提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他首次阐述了社会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当今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多元化,各类外来文化、意识流充斥社会各阶层,出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等多元文化并存,使我国社会呈现出多元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格局,也使我们原有的价值观体系受到巨大的冲击。十六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现阶段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了我们社会共同遵循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旗帜。
对于民主党派来说,独特文化传统和价值理念是赖以凝聚成员、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法宝。深入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握内涵,可以使我们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的主流文化既有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又有与时俱进的现代文化,坚持和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优秀的主流文化,对党派成员个体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实现党派组织理论修养和政治素养的进一步提升,增强党派成员的凝聚力也有着重要作用。我们每一个民主党派成员在实际工作中,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的主流文化,有效地抵制和消除各种陈腐、庸俗、落后、文化思想的影响。对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精神境界的文化成果,都应积极汲取,博古今之秀美,采世界之众长,促自身之发展,创民族之特色。
    同时,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还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为引领,创新文化教育的形式,增强文化活动的吸引力。“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用锦绣之文发出道义之声凝聚社会之力,弘扬正气、传播文化、启迪人心。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原则下,通过有说服力的、贴近民众的方式,共同推进社会健康、有序、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可以采取学术研究、社会宣传等方式,主动与执政党共同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深入挖掘和宣传时代精神,真正形成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思潮的局面。我们还要发挥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的榜样示范作用,充分挖掘党派成员中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在民主党派成员中营造向先进文化靠拢的舆论导向。
    二、结合实际,发挥优势,助推文化体制改革发展
    作为我国多党合作政治格局中的参政党,努力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献计出力,是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参政议政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民主党派要结合工作实际,突出特色优势,积极主动开展参政议政,助推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民主党派成员很多来自文化、教育、科技、经济界等行业,要结合工作实际身先士卒,做文化建设的实践者。要围绕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发挥文化对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推动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特别是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提升城市文化品质等方面深入调查研究,通过社情民意信息渠道,及时反映各界群众对文化建设的新期待和新需求,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出智谋、献良策。
    社会服务工作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基础和载体、渠道和延伸。一是动员民主党派成员中的文化、教育、科技、艺术等界别的专业人才,按照“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围绕民族、地域和人文特色,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经受时代考验的精品佳作。二是加强民主党派与基层社区、农村文化服务站的合作联系,推动社会公益文化事业普及惠众。三是要着力挖掘文化资源,让以民俗文化、地方文化品牌为代表的特色文化尽情地向世人展现独特的魅力。四是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不断深化与港澳台地区和海外文化团体、民间机构的交流合作,创新优秀民族文化走出去模式,推动中华文化元素向世界传播。民主党派成员有许多是经济界人士,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也要积极发挥他们的作用,引进优秀企业和文化项目,繁荣地方文化产业,并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投资文化产业,助推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作者系嵊州市基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嵊州市人民医院院办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