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建浙江省第八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民建浙江省第八届委员会主委 陈小平
发布时间:2012-11-07 10:47:31
|
作者:
(2012年7月10日)
各位委员、同志们:
经过充分协商和民主选举,民建浙江省第八届委员会已经正式产生,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是一个新的工作起点。首先,我本人,也代表其他当选的副主委、常委、委员向中共浙江省委、民建中央、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全体八大代表和全省民建会员表示诚挚的感谢,感谢信任与支持!
按照惯例,当选的主委要作一个表态发言,因为来不及跟其他的领导同志商量,最多算是个人的感言,我讲三点。
一是要传承好。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党派换届既是组织上的新老交替,更是政治上的传承交接,民建事业的接力棒已历史地落到我们手上。如何不跑偏、不掉队,续写民建事业新的篇章,使之生生不息、薪火相传,这是每一位新当选同志必须要回答的课题。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要传承好,只有承前才能启后、只有继往才能开来。首先是传承好民建好的传统。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实践和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共事的历程中,民建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优良传统,集中体现在“五个坚持”、“四种精神”,它彰显了民建爱党、爱国、爱会、爱学的情怀,这是民建人共同的价值观,也是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民建的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应该在这些方面,始终保持坚定信念,始终做到毫不动摇。其次是要传承好历届民建省委会,特别是七届省委会的好经验。七届省委会在吴国华主委的带领下,务实创新,开创了浙江民建工作的新局面,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好经验。七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中,总结了六个方面的经验,包括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遵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挥民建特色和优势,以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等。学习好、运用好这些宝贵的经验,可以让我们这些后来者更好地认清多党合作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党派工作,特别是民建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也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干得更好。第三是传承好老领导的好品质。多少年来,历届省委会的老领导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为浙江民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赢得了全省民建会员的尊敬。在上一届的岗位上,吴国华、卢步东等21位同志由于年龄等原因,不再担任省委会的领导,我个人觉得这展示了他们重会的事业、轻个人进退的高尚人格。不仅如此,作为七届省委会班子成员,在工作中我也耳濡目染,感受到了这些老领导为人处事的品德。所以我们要学习他们热爱民建、热心民建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他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学习他们身体力行、亲力亲为的敬业精神;学习他们团结会员、虚怀若谷的宽阔胸怀。明天的闭幕大会将宣读《给离任同志的致敬信》,在这里,我提议新一届委员会的全体同志用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最诚挚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当然,传承好并不意味着我们墨守陈规、不思进取,躺在前人的功劳簿上坐享其成。只有更好地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只有更好地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代表们对新一届省委会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寄予了厚望,充满了期待,我们要认真梳理这次大会上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建议,我们要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和实践的勇气,着眼于适应多党合作事业的新形势、新要求,着眼于解决民建自身建设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着眼于促进广大民建会员自身发展,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创新。思想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创新,力求更有针对性;组织发展要创新,力求更有活力;参政议政的机制要创新,更好地整合会内的各种资源,力求多出精品、多出实效;社会服务要创新,力求打响民建服务社会的品牌;机关建设要创新,力求提升机关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一句话,创新是民建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是要团结好。团结是力量,团结是形象,团结是发挥民建会整体效应的最重要的保证。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维护民建会的团结,营造合作共事的良好氛围、构建和谐的党派内部关系,形成心齐气顺的干事环境。加入民建16年,我有一个体会,党派工作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但是我觉得第一位的任务还在于做人的工作,做人心的工作,做人同心的工作。就民建来讲,就是通过密切联系经济界的社会成员,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把更多的人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凝聚在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旗帜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竭智尽力。这应该是做好党派工作的最大价值所在。要增强团结,首先是要有共同目标的引领,体现共同的价值观。所以,我们要以“同心”思想为指导,在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结合民建实际,提炼、提升民建的价值观,建设具有民建特色的党派文化,以此来凝聚广大会员的心。二是要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增强广大会员的政治共识,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这方面七届省委会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要继续这样做。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来完善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的这种领导体制,进一步探索主委会、常委会、全委会领导集体发挥作用的方法和途径,推进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充分发挥协商民主的优势。三是要体现党派工作的特色,增强包容性。民主党派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政党组织,所以要讲共同价值追求与个人价值实现的统一,要善于包容不同阶层、不同个性乃至不同意见的人,与他们合作共事,要善用引导教育的方法、协商沟通的方法来做好我们党派的工作,团结最大多数的会员,构建和谐的党派内部关系。
三是要落实好。这次大会报告紧扣推进“两富”现代化浙江的奋斗目标,明确了今后五年省委会的工作思路,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任务,重点突出、比较宏观,既有较强的前瞻性与指导性,也为新一届省委会的工作明确了方向、留下了空间。本次大会后,新一届省委会工作即将逐步展开,怎么做,千头万绪,但归结起来一句话就是落实、再落实,抓好落实是我们工作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我们还没有开主委会研究,我个人的想法,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认真梳理本次代表大会代表们在审议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提出采纳和整改意见,要有响应。二是根据大会精神和年初省委会确定的年度计划目标,提出省委会近期,主要是下半年省委会工作要点,保持省委会工作的有机衔接,保持工作的稳定性、连续性。近期的重点是围绕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围绕迎接中共十八大的召开,围绕明年“两会”召开开展好各项工作。三是要身体力行、调查研究,扎扎实实地做好联系基层、联系实际、联系会员的工作。建议适当时候完善领导班子成员“三联系”制度,使之具体化、制度化、规范化。作为我本人来讲,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民建省委会工作,在尽快短的时间内熟悉民建情况,理清工作思路,尽快进入角色。希望同志们给我一定时间适应,我有决心也有信心做好工作。
同志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也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一定要全力以赴、勤勉工作,为浙江民建事业发展竭尽全力。相信在中共浙江省委和民建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委统战部的精心指导下,通过我们大家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在历届工作的基础上,续写民建事业新的篇章!
谢谢大家!
各位委员、同志们:
经过充分协商和民主选举,民建浙江省第八届委员会已经正式产生,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是一个新的工作起点。首先,我本人,也代表其他当选的副主委、常委、委员向中共浙江省委、民建中央、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全体八大代表和全省民建会员表示诚挚的感谢,感谢信任与支持!
按照惯例,当选的主委要作一个表态发言,因为来不及跟其他的领导同志商量,最多算是个人的感言,我讲三点。
一是要传承好。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党派换届既是组织上的新老交替,更是政治上的传承交接,民建事业的接力棒已历史地落到我们手上。如何不跑偏、不掉队,续写民建事业新的篇章,使之生生不息、薪火相传,这是每一位新当选同志必须要回答的课题。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要传承好,只有承前才能启后、只有继往才能开来。首先是传承好民建好的传统。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实践和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共事的历程中,民建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优良传统,集中体现在“五个坚持”、“四种精神”,它彰显了民建爱党、爱国、爱会、爱学的情怀,这是民建人共同的价值观,也是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民建的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应该在这些方面,始终保持坚定信念,始终做到毫不动摇。其次是要传承好历届民建省委会,特别是七届省委会的好经验。七届省委会在吴国华主委的带领下,务实创新,开创了浙江民建工作的新局面,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好经验。七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中,总结了六个方面的经验,包括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遵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挥民建特色和优势,以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等。学习好、运用好这些宝贵的经验,可以让我们这些后来者更好地认清多党合作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党派工作,特别是民建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也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干得更好。第三是传承好老领导的好品质。多少年来,历届省委会的老领导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为浙江民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赢得了全省民建会员的尊敬。在上一届的岗位上,吴国华、卢步东等21位同志由于年龄等原因,不再担任省委会的领导,我个人觉得这展示了他们重会的事业、轻个人进退的高尚人格。不仅如此,作为七届省委会班子成员,在工作中我也耳濡目染,感受到了这些老领导为人处事的品德。所以我们要学习他们热爱民建、热心民建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他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学习他们身体力行、亲力亲为的敬业精神;学习他们团结会员、虚怀若谷的宽阔胸怀。明天的闭幕大会将宣读《给离任同志的致敬信》,在这里,我提议新一届委员会的全体同志用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最诚挚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当然,传承好并不意味着我们墨守陈规、不思进取,躺在前人的功劳簿上坐享其成。只有更好地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只有更好地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代表们对新一届省委会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寄予了厚望,充满了期待,我们要认真梳理这次大会上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建议,我们要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和实践的勇气,着眼于适应多党合作事业的新形势、新要求,着眼于解决民建自身建设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着眼于促进广大民建会员自身发展,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创新。思想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创新,力求更有针对性;组织发展要创新,力求更有活力;参政议政的机制要创新,更好地整合会内的各种资源,力求多出精品、多出实效;社会服务要创新,力求打响民建服务社会的品牌;机关建设要创新,力求提升机关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一句话,创新是民建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是要团结好。团结是力量,团结是形象,团结是发挥民建会整体效应的最重要的保证。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维护民建会的团结,营造合作共事的良好氛围、构建和谐的党派内部关系,形成心齐气顺的干事环境。加入民建16年,我有一个体会,党派工作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但是我觉得第一位的任务还在于做人的工作,做人心的工作,做人同心的工作。就民建来讲,就是通过密切联系经济界的社会成员,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把更多的人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凝聚在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旗帜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竭智尽力。这应该是做好党派工作的最大价值所在。要增强团结,首先是要有共同目标的引领,体现共同的价值观。所以,我们要以“同心”思想为指导,在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结合民建实际,提炼、提升民建的价值观,建设具有民建特色的党派文化,以此来凝聚广大会员的心。二是要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增强广大会员的政治共识,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这方面七届省委会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要继续这样做。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来完善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的这种领导体制,进一步探索主委会、常委会、全委会领导集体发挥作用的方法和途径,推进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充分发挥协商民主的优势。三是要体现党派工作的特色,增强包容性。民主党派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政党组织,所以要讲共同价值追求与个人价值实现的统一,要善于包容不同阶层、不同个性乃至不同意见的人,与他们合作共事,要善用引导教育的方法、协商沟通的方法来做好我们党派的工作,团结最大多数的会员,构建和谐的党派内部关系。
三是要落实好。这次大会报告紧扣推进“两富”现代化浙江的奋斗目标,明确了今后五年省委会的工作思路,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任务,重点突出、比较宏观,既有较强的前瞻性与指导性,也为新一届省委会的工作明确了方向、留下了空间。本次大会后,新一届省委会工作即将逐步展开,怎么做,千头万绪,但归结起来一句话就是落实、再落实,抓好落实是我们工作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我们还没有开主委会研究,我个人的想法,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认真梳理本次代表大会代表们在审议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提出采纳和整改意见,要有响应。二是根据大会精神和年初省委会确定的年度计划目标,提出省委会近期,主要是下半年省委会工作要点,保持省委会工作的有机衔接,保持工作的稳定性、连续性。近期的重点是围绕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围绕迎接中共十八大的召开,围绕明年“两会”召开开展好各项工作。三是要身体力行、调查研究,扎扎实实地做好联系基层、联系实际、联系会员的工作。建议适当时候完善领导班子成员“三联系”制度,使之具体化、制度化、规范化。作为我本人来讲,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民建省委会工作,在尽快短的时间内熟悉民建情况,理清工作思路,尽快进入角色。希望同志们给我一定时间适应,我有决心也有信心做好工作。
同志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也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一定要全力以赴、勤勉工作,为浙江民建事业发展竭尽全力。相信在中共浙江省委和民建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委统战部的精心指导下,通过我们大家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在历届工作的基础上,续写民建事业新的篇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