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杭州
我的位置:主页  > 地方信息 > 杭州
民建会员岑刚:身担多职?每一个角色都记录着奋斗的足迹
发布时间:2022-05-05 10:35:04
  |  
作者:
        记述人岑刚:上城区文广旅体局社体中心主任;民建上城区基层委委员;上城区政协委员。2020年度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筹办工作突出贡献个人。 

        我是一名基层文体工作者,近几年的主要工作正是围绕着服务亚运场馆建设和亚运赛事筹办展开。我们常说每天事务繁杂就像打仗一样,而亚运筹办工作就是一场“持久战”,这期间有困难、有迷茫、也有成就,不断地根据工作需要转换着身份,从规划设计师、财务精算师、工程监管员再到赛事服务员,每一个角色都记录着奋斗的足迹。
        2017年10月,杭州亚运会杭州市场馆及设施建设行动大会暨亚运场馆开工活动在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项目现场举行,标志着亚运会场馆及设施建设正式拉开序幕。我所在的上城区文广旅体局被确定为我区亚运场馆建设工作的牵头单位,而具体工作执行就落在了我和我的同事们身上,当时,我们的任务是对上城区体育中心体育场进行改造提升。体育场馆自2009年正式对外开放,寒来暑往十几年,各项设施设备也逐渐老化陈旧,面对承接亚运会足球项目比赛的“新任务”,老场馆势必来一场“翻新”。面对新挑战,我们内心很激动,可实际工作上手后,却发现并不简单。我们不是专业的建设部门,亚运会比赛专业技术标准要求高,改造内容怎么定、建设程序怎么走等等这些基础问题都成了工作上的“拦路虎”。
                    规划设计师

   万事开头难。经过不断尝试发现,要把这项工作做好的秘诀只有四个字,就是边学边干。一方面我带领大家积极参加亚组委组织的一系列培训,邀请专业团队反复现场勘察,形成评估报告,一方面向建筑管理部门的专业人员、设计师不断请教沟通,做到符合标准,又结合赛后利用和厉行节约,梳理了7个大项53个子项目的改造内容。通过协调多部门对项目方案进行评估论证、精细测算,同时组织团队成员赴广东、上海、江苏等地考察,学习广州亚运会主场馆天河体育中心等20余个体育场馆的设计、建设、使用、管理、维护等方面经验,“规划设计师”们逐渐进入状态。从方案设计到初步设计再到施工图设计,循序渐进,走访听取亚组委各部门专业意见,反复推敲研磨,前后修改设计方案10稿,历经半年终于按时按质完成设计阶段任务。
          财务精算师

  为了贯彻“绿色节俭”的办赛理念,着眼赛事需求,立足功能实际,充分考虑普民惠民等问题,我们不断想方设法压减改造经费。面对建造体育场4根高杆灯造价较高的问题,我们通过多方了解、对接,最终与杭州铁塔达成合作,将高杆灯与通信基站整合,由杭州铁塔提供高杆灯杆身的设计建设及后期塔身、配套的维护,为区亚运场馆改造工程压减经费约250万元,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现场多次评估、检查体育场看台1.3万余个座椅,鉴于整体使用情况良好,采取了局部破损更换、整体沿用的形式,包括看台太阳膜等,节省改造经费近800万元。
         工程监管员 
   
  2019年4月,项目正式进入施工阶段,各种困难却又接踵而至。和拔地而起的新场馆不同,老场馆的改造过程,要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比如原有的消防设计及设施设备如何达到新的标准及要求,是个大难题,这其中涉及到消防单位的报批、审批等多个环节。又比如电力设施改造。按照原来的设计方案,参照一般场馆要求,只要有一定的电力系统冗余度就可以,不必做大变动。但没想到的是,项目启动后,电力设施专项规划出炉,要求比原来高出许多。这意味着,整套设计方案需要推倒重来,任务量也要翻一番。2020年春节后,针对疫情期间施工人员组成复杂、物资原材料紧缺、工期紧、任务重等困难,我们及时调整工作方式及施工计划,第一时间启动复工预案,多方协同联动,仅用了3天时间就完成项目复工。诸如此类还有很多,面对问题,我们以持之以恒的韧性、克难攻坚的勇气,啃下一个个“硬骨头”,碰到疑难杂症,以钉钉子精神,搞明白症结,破解难点赌点,一步步推进工作任务。2020这年,我们在年终考核中,施工进度位列全省第一批开工场馆第2位,并荣获年度亚运筹办工作突出贡献集体。
赛事服务员依然在路上

  四年多来,有众多令人难忘的瞬间,是每一位“亚运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这个瞬间,是大年三十这一天仍赴设计单位督促尽快出图,确保按时完成各项任务的“赶”;是捧着午餐盒在体育场讨论改造细节的“紧”;是周末假期一年365天不间断巡查亚运场馆建设安全的“忙”;是准备文字材料的每个星夜兼程的“累”;是第一次遇到仅一个项目就有近200家投标单位后,全员压上搬运整理资料的“拼”;是新冠疫情爆发时白天下沉社区防疫一线,晚上筹备工程复工复产的“急”……2021年底在亚组委6个部门联合检验下,我们顺利通过了7个大项52个子项的赛事功能验收,那种胜利和喜悦,我想,哪怕很多很多年以后,都将是我记忆中最深刻的瞬间。
  现在已进入亚运筹备的决战决胜时期,我和我的团队将继续争分夺秒,冲锋冲刺,化压力为动力,视责任为使命,落实落细筹办任务,弘扬亚运精神,传承亚运品质,传播亚运能量,在办好亚运盛会中展现上城韵味和精彩。
  服务保障亚运,我们依然动力满满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