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梅芝参加省委会专题议政常委会并作课题发言
发布时间:2021-12-16 11:49:05
|
作者:
11月13日下午,民建浙江省九届二十四次常委(扩大)会议在义乌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围绕助力我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进行专题议政。省委会常委、衢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梅芝就完成的省委会立项课题作题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口头发言。
马梅芝认为,从我省的实际出发,少数民族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0%-80%,所以没有民族乡村的富裕就没有全域的共同富裕。以衢州为例,衢州市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人才资源短缺、本土资源开发利用不深、投入总量不足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各方参与推动。
马梅芝建议,将民族区域性发展战略纳入全省发展的总体布局中,认真研究民族经济特色发展的新路径,打造因地制宜的民族村治理模式,大力发展以特色产业、特色村寨、特色民宿为抓手的休闲旅游业;对资金扶持加大监督推动力度,促进政策赋能,在现有基础上建议和推动提升补助额度,并且改变支持方式,由硬补改为软补,对民族乡村开展各项考核,各级财政联动等方式,从而撬动杠杆,放大效益;充分发挥主体积极性,牢牢把握民族乡村发展已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立足新发展理念,努力投身打造民族共同富裕示范区实践中。积极搭建各类平台,为少数民族地区引入各种资源,各方力量,共同推动发展。
马梅芝认为,从我省的实际出发,少数民族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0%-80%,所以没有民族乡村的富裕就没有全域的共同富裕。以衢州为例,衢州市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人才资源短缺、本土资源开发利用不深、投入总量不足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各方参与推动。
马梅芝建议,将民族区域性发展战略纳入全省发展的总体布局中,认真研究民族经济特色发展的新路径,打造因地制宜的民族村治理模式,大力发展以特色产业、特色村寨、特色民宿为抓手的休闲旅游业;对资金扶持加大监督推动力度,促进政策赋能,在现有基础上建议和推动提升补助额度,并且改变支持方式,由硬补改为软补,对民族乡村开展各项考核,各级财政联动等方式,从而撬动杠杆,放大效益;充分发挥主体积极性,牢牢把握民族乡村发展已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立足新发展理念,努力投身打造民族共同富裕示范区实践中。积极搭建各类平台,为少数民族地区引入各种资源,各方力量,共同推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