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下午,民建富阳区支部赴富阳区春江街道临江学校开展助学活动,慰问在校老师和学生,捐献校服210余套,各类文体用品若干。民建杭州市委会秘书长寿遐,社会服务处处长邵元利,富阳区民宗局副局长汪拥军等领导参加。
富阳区临江学校是富阳区公办的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提供公平教育的四个专门学校之一,入读的孩子,都是在附近工厂打工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弟,由于办学经费、师资以及家庭经济条件等各种因素,很多孩子没有像本地孩子一样有足够的学习空间和学习用品,很多孩子甚至没有一套校服。民建富阳区支部自2013年成立以来,就在临江学校建立了“同在蓝天下,共筑成长梦”的民建思源社会服务点,尽自己所能为学校和孩子们提供帮扶。
慰问结束后,与会人员召开茶话会,探讨怎样结合民建的力量为外来务工随迁的子女提供尽可能多的各类帮助和资源,让这些孩子在异乡也享受到平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成长空间。民建富阳区支部总结了临江学校社会服务的经验:
1、 发挥会员企业的能动性。很多会员企业在春江或者周边建厂,本身就有企业员工孩子入学等问题,为民工子弟学校服务本身就是为企业员工服务,进而增加了员工对企业和对富阳的认同感,减少了企业员工的流失;将会员企业的社会服务和企业自身利益相结合,大大增加了会员参与社会服务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2、 发挥党派作用,联系更多的会员参与到帮扶中来。2016年,富阳支部就联系了江干支部,连续两次到临江学校捐献爱心。这次的爱心活动,西湖支部的几个会员也参与到社会服务调研,下一阶段,西湖支部的会员将为临江学校的学生们带来视力保护、眼睛筛查等各项服务。
3、 发挥参政党的作用,为临江学校等外来子弟学校呼吁,获得更多社会关注和资源。近年来,民建富阳区支部为临江子弟学校的教学条件、学生社会保险、外来务工子弟教育资源公平等多个方面的问题,积极和各个职能部门对接,撰写信息稿,向区委区政府建议,使得外来子弟的教育问题获得了领导的重视。
4、 建立长效机制,完善临江学校社会服务点建设。自民建富阳去支部和临江学校建立社会服务点以来,民建富阳区支部就以“同在蓝天下,共筑成长梦”为口号,将这项社会服务列入支部每年的工作计划中,调动会员参与这项活动的积极性,将这个社会服务点长期有效的建设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