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温州
我的位置:主页  > 地方信息 > 温州
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马培华在温调研时指出
改善实体经济发展环境 助推民营经济转型发展
发布时间:2012-04-05 15:59:40
  |  
作者: 陈金利

    3月22日至23日,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马培华一行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建省委会主委吴国华,浙江省人大常委、民建省委会专职副主委郭吉丰陪同下,赴温州就深化改革创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举行调研座谈活动。
    温州市副市长朱忠明,市政协原副主席、民建市委会原主委朱贵远,市政府副秘书长张继烈,省政协委员、民建市委会副主委金克明,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建市委会专职副主委陈建民,市人大常委、民建市委会副主委虞友义,鹿城区政协副主席、中国泰力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邵豪哲,市人大代表、温州安技防范配套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广军,市政协委员、市发改委研究员姜洪新,市政协委员、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温州研究所所长方岩,市政协委员、浙江特陶集团总经理蒋庆华,市人大代表、浙江高邦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朱爱武,市政协委员、温州新机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水寿松,市政协委员、浙江俊尔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晓敏,温州国技互联信息技术公司董事长金欧阳,浙江腾腾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滕敏亮及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金融办、市国税局等有关部门代表参加了调研座谈。
    马培华就浙江实体经济发展现状和面临困难,包括金融环境、劳动力资源、人民币升值、能源短缺等问题,向与会政府相关部门、民建会员企业家进行调研。
    金克明在会上就实体经济发展中的困惑作了汇报。他说,一是最低工资的规定,提高企业的用工成本。“十二五”时期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将年均增13%以上。政府开口,企业买单”的政策无疑将强化了各地提升最低工资的效果。实际上,劳动者的工资是由市场决定,政府不宜直接对初次分配进行干预。特别是自《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已增长16%左右,如果每年再增长13%,企业不堪重负;二是社保费率过高,增加企业的负担。人社部发布《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草案)》,拟强征“五险”,在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之后,增加了工伤和生育险,均由企业承担,个人不再缴纳。相比之下,中国社保费率高于德国、美国、也高于日本、韩国等国家,社保费率过高,会对企业发展带来影响;三是税收增幅过快,挤压企业的利润空间。自2003年起,我国GDP年均增长10%左右,税收的增幅则高达20%。在利润没有增加的情况下,税收增幅远远高于GDP增幅,实质上增加了企业成本,致使中小企业的利润“比刀片还薄”。于是中小企业会更乐意将钱投入房地产、股市,即“脱实投虚”,产生了一流企业做金融、二流企业做房地产、三流企业做市场、四流企业做品牌、末流企业做加工的奇异现象,以致实体经济空心化;四是政府部门的不作为,导致企业发展环境不佳。政府无为而治在市场经济初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也造成了投入不足、公共服务薄弱的历史遗留问题。政府职能的缺位,经济发展缺乏统筹规划,各种要素和制度创新供给不足,城市化发展滞后、“半城市化”问题突出,导致环境不佳,难以集聚高端要素,难以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持续有力的支撑。
    虞友义、邵豪哲、姜洪新、蒋庆华、潘广军在会上汇报了温州实体经济遇到的发展瓶颈。他们认为,去年9月份温州爆发了金融危机后,政府采取了果断措施,新增贷款168亿,百分之六十落实到实体经济。但是有的企业得不到贷款,分析原因,有好多企业落户后,迟迟得不到产权证、土地证,就得不到银行融资贷款,只能向民间借款融资。2011年市政府投资量增大,挤压了银行对民间的贷款。2008年、2009年实行了宽松财政政策后,中小企业自由资金占45%、银行贷款占40%、民间借贷占15%;2011年宏观调控收紧后,其比重变成了38%、35%、27% 。2003年温州16个轻工制造业,平均毛利率为27.4%,到了2010年只有13.6%,甚至有的行业利润比刀片还薄,不言而喻,坚持做实体经济的人就越来越少。制造业过剩,再加上国际的经济不景气。企业需要转型升级,而有人认为,“不转型是等死,转型是找死”。因此,大量的资本从制造业抽出来,投资房地产。从金融领域来说,温州民间出现金融危机,重要是过度投资,过度融资造成。民间借贷行为让政府监管鞭长莫及,无能为力。一是没有法律依据。在法律上只能区分高利贷;二是温州融资性担保公司不规范。温州出现民间借贷危机,主要原因是金融业的行长与担保公司相勾结,将银行风险转移给了担保公司,他们在相互利用的同时,提高了融资成本。在企业与银行之间,担保公司在其中横插一杠,结果产生了金融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温州民间借贷危机。他们认为,振兴实体经济,建议政府重视稳定企业家人才队伍,让企业家重拾实体经济信心,减轻实体经济的税费,营造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税收的良好环境。
    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金融办、市国税局等有关部门代表就温州现状作了介绍。
    朱忠明就温州市委市政府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作了介绍。他说,市委市政府在破难攻坚七大行动为抓手推进今年各项工作落实。在七大破难攻坚行动中,其中两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是全力推进土地开发提速。深入推进转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土地清理工作,坚持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建设用地复垦多措并举,加快围垦造地步伐,加快低丘缓坡开发利用,加快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千方百计增加建设用地指标,全面提升土地开发利用水平;二是全力提振实体经济。要突出“亩产论英雄”,制订和出台“1+X”政策体系,综合评价、奖优汰劣、滚动推进、创先争优,构建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倒逼机制和保障体系,促进存量调整。要加大增量投入,高起点、高标准推进产业和创新平台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大平台吸引大项目,以大项目促进大发展。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地方金融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建立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马培华就大家知无不言的反映予以充分肯定。他认为,实体经济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根据大家所反映的情况及大家的建议与意见,将形成调研报告,向中央层面反映,帮助中央解决大家所关心的问题,改善实体经济发展环境,助推民营经济转型发展。他认为,民建作为经济界人士的代表,要充分发挥联系经济界的优势,建言献策,以振兴实体经济为己任,群策群力,为当地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能力。
调研期间,马培华一行实地考察了浙江俊尔新材料有限公司,温州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主委黄兆鸽,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建温州市委会专职副主委陈建民陪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