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会务动态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会务动态
我的位置:主页  > 会务动态
民建浙江省委会尝试会内下派挂职 拓展干部培养通道
发布时间:2007-01-08 15:03:23
  |  
作者: 记者陆梅红、通讯员朱修萍

去年4月和8月,民建浙江省委会先后选派二名机关干部分赴湖州、绍兴市委会进行挂职锻炼。这是民建省委会加强为基层和会员服务,“寓服务于指导”中的八大服务举措之一。这项新的举措是如何出台的?实际效果又是如何? 

 组织者说
黄小杭(民建省委会专职副主委):
吴国华主委和我在从事党派工作之前都有过下派工作的经历,我们体会到下派挂职锻炼让干部有了基层第一线的实践,积累了一些处理矛盾、解决问题的经验,能更好地做好党派工作。
这次民建省委会会内下派干部既是省委会对市委会做好服务工作、凝聚人心的一种途径,也是锻炼干部的一种新尝试。这基于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中共中央文件对民主党派机关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加强机关队伍建设;二是《公务员法》实施后,民主党派机关干部正式成为公务员,需按照公务员程序来规范操作;三是改进民主党派的运作机制。现在民主党派机关人员能进不能出,交流少,流动少,上挂下派少,不利于干部成长,也使干部难以承担新时期党派工作的重任。党派干部缺少基层工作经验,对于干部队伍的培养是一个欠缺。眼下正值民建七个市委会的换届,下面人手紧张,工作量大,派下去既可以帮助市委会做好换届工作,对于下派干部也是一个最好的学习机会。

基层组织说
车晓端(民建省委会副主委、绍兴市委会主委):
这是一种创新,应该不断探索和完善,需要和统战部组织部一起从程序上加以规范,这对于个人来说也是一个好事情,既增加了锻炼的机会,扩大了施展才华的平台,也可以了解基层的情况。基层有些事情是坐在机关里碰不到,就连想都不会想到的。这是一个调研的过程,可以增长知识面,拓宽思路,同时机关干部也可以把上层的优良作风和作法带到下面,对于基层来说是一种激励和促动。这也为基层和省委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可以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有利于上下之间的沟通。省委会要做好服务,必须先了解下面需要服务什么,才能知情工作、知情服务,才能从想服务说服务到善于服务、有效服务。
吴建英(民建湖州市委会专职副主委):
民建省委会办公室副主任钟红华来到湖州市委会后,一是了解了基层的情况,有了更多对外接触会员和会员企业的机会,对基层工作的方法和遇到的困难有了切身的感受;二是拉近了基层组织与省委会的距离。这次干部下来,目的之一是协助市委会的换届工作,虽然时间不长,但钟红华对于换届的程序、方案的设计都提供了很好的意见,使整个程序更加规范,更加切合实际。为了纪念湖州市委会成立50周年,市委会编辑了一套《湖州民建50年》丛书,钟红华同志在策划、排版、设计和材料的收集上也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建议。党派内部能开展这项工作应是一个很好的举措。

 实践者说
钟红华(民建省委会办公室副主任,下派民建湖州市委会任主委助理):
我进机关后和基层接触少,了解也少,平时出去调研也只是听取汇报,写工作报告时也不知道有没有抓住真实的情况,心里没底。这次下去能直接面对基层会员,全方位了解一些情况,对于自己来说是一个学习锻炼的机会,也是一个磨砾的过程。
民主党派最重要的工作是团结人、凝聚人。基层市委会直接做会员的工作,对于怎样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怎样处理矛盾和问题我都学到了很多,从市委会领导身上也学到了许多宝贵的东西。比如民建湖州市委会主委同时担任湖州市副市长,工作非常繁忙,但在节假日不忘给每个会员发祝贺短信。在参与换届工作中,对于怎样处理协调人选和考察人选我也多了一些体验。另外,我感到省委会和市委会有一些差别,省委会工作更讲求规范,市委会工作偏重效益,需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既要推动基层工作规范化,也要思考省委会工作怎样更好地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