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有声促和谐--浙江省政协《政协视线》情暖民生
发布时间:2007-05-14 12:24:37
|
作者: 李宏;鲍蔓华
不久前,杭州市一位年逾7旬的老人在临安旅游时突发脑溢血,由于当地医院不肯出车将患者转到杭州的大医院进行就治,耽误了送诊的最佳时间,老人不幸离开了人世。这出悲剧在《政协视线》播出后,激发了人们对医疗卫生部门职责定位的热烈讨论,许多委员纷纷表示:医院是救死扶伤的重要窗口,应尽一切可能挽救病人!
浙江省政协和浙江广电集团、经济生活频道联合创办的电视栏目《政协视线》自2005年开播以来,就将贴近民生、关注民情作为栏目宗旨,两年多过去了,《政协视线》办出了特色,办出了影响力,栏目的品牌效应日益显现。
节目如何定位,是办好《政协视线》的关键。原浙江省政协主席李金明在确定栏目实施方案时明确要求:“《政协视线》要为百姓和有关部门搭建一座协商、交流、参与、监督的桥梁,充分反映广大群众的意愿。通过《政协视线》,党委政府可以听到来自更多的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如何在“连心桥”上做文章?《政协视线》选择反映社会新近发生的热点、焦点问题,并请委员作时事点评,坚持委员视线和百姓视线相结合,关注大题材,引导大方向。一个数十人的黑势力团伙把持南山路一带,强行向过往车辆收取保护费。这个恶性事件在《政协视线》曝光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市公安局立即成立专案组,仅1个月就破案,一举摧毁了黑势力团伙。关注大病儿童的医疗保障、敦促城西居民生活区化工项目停建……一期期节目紧扣“连心桥”,得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提案、信息、民情热线、各专委会开展的调研和视察等,都成为《政协视线》取之不竭的题材库。节目在选题方面既关注社会的热点、难点,也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冷点、盲点,重在对问题和事件的剖析、点评和建议。每期节目播出后,相关政府职能部门都非常重视,积极解决节目中所提到的相关问题。在《杭州废弃矿山无人整治》的报道中,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潘圣明接受采访,表示将加快整治速度,还当地青山绿水。《杭州天目山路加油站威胁周围学校安全》播出后,西湖区教育局立即着手联系石油公司协商解决方案。
《政协视线》开办至今,鲜活的题材使政协民主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得到有机结合;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得到积极实践;对提案办理的追踪报道,推动党委、政府和政协自身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使政协与党政合心、合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