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会务动态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会务动态
我的位置:主页  > 会务动态
走近京北万亩林--民建中央丰宁生态保护林见闻
发布时间:2007-10-11 09:05:00
  |  
作者: 本报记者 张德海 刘 华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从1991年起,民建中央把这里作为定点帮扶县,开展了生态、教育、科技项目等多方面的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8月31日至9月3日,本报新闻扶贫行动小组奔赴丰宁采访。短短几天时间里,采访小组驱车千余公里,上山下坝,走村入户,进牛棚,入鸭圈……耳闻目睹这里发生的巨大变化,亲身感受到丰宁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后的喜悦,以及对民建中央扶贫的赞扬和感激。
“看这树长得多好呀,7年了,当时的小树苗已经长成碗口粗的树。这还要感谢民建啊!”站在“中国民主建国会丰宁生态保护林”的石碑前,望着成片的树林,中共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城根营村党支部书记何连果双手攥着碗口粗的白杨树,乐得合不拢嘴。
是啊,记得7年前,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在这里为“中国民主建国会丰宁生态保护林”石碑揭幕时,记者也在场。今天看到当年种植的1000多株杨柳树苗已经长大,当年的一片小树林,如今已经是在这里有400亩、包括周围地方总共1.08万亩的成片保护林了。
北京人大部分的饮水来自密云水库,而密云水库的水又来自潮河,潮河也就是北京的水源地,而丰宁县黄旗镇的城根营村又是潮河发源地之一。2000年9月,民建中央与中共丰宁县委、县政府商议,在丰宁潮河源头建立了占地面积为1.08万亩的“中国民主建国会丰宁生态保护林”。后经民建中央和水利部商定,将丰宁生态保护林纳入国务院批准实施的《2001-2005年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工程,并在资金上予以大力支持。
成思危在当年植树时说,在这里植树造林就是为了唤起全社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的重视,特别是对丰宁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重视。
为解决北京水资源短缺和沙尘暴问题,1999年,民建中央向全国政协提出提案,建议把河北丰宁的生态建设纳入“21世纪初期北京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国家投入专款,支持丰宁潮河上游生态建设。这一提案引起了有关方面重视,拨出专款7亿多元改善潮河流域生态环境。同时,为降低沙尘危害,民建中央又提出关于实施耕作改革,推广“免耕法” 的提案,在农业部的支持下,民建中央在丰宁县推广、实施农田保护性耕作示范项目2000亩,起到了防治沙尘暴的示范和推广作用。
丰宁是北京的“北大门”,是北京生态保护线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北京的重要水源地,重视保护和建设丰宁的生态环境,对防止威胁北京的沙尘暴和水资源保护等问题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民建中央在潮河源头建立了“民建生态保护林”后,专职副主席亲自率队定期赴丰宁参加植树活动。 2   离开“民建生态保护林”石碑,继续向前走,记者发现这一片树林中已经树立起不止一座保护林的石碑了。
2002年10月29日,民建北京市委在“民建生态保护林”举行了“天赐井”的揭碑仪式。为解决民建生态保护林的灌溉问题,北京的民建会员蒋世林向丰宁捐款3万元,用于打井,此井命名为“天赐井”。
2004年4月,经民建中央引介,由民建中央企业委员会委员薛和伦担任总裁的四川正光集团与丰宁县小坝子乡签订了治沙协议,正光集团投资10多万元治沙300亩,在沙坨子村完全沙化的荒地上,筑起围栏,用正光环保公司研发的固沙材料封固沙地,栽种上耐旱的草种、树苗20多种,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战,所有试验栽种的草木全部成活。
还有 “民建生态林北京园”、民建北京西城区工委“同心井”……
望着蔚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记者感叹,民建中央多年的不懈努力换来了显著成效。据丰宁县的同志介绍,春秋两季原来是扬沙天气,能见度不足10米,而现在沙尘明显减少,生态大大好转,可见生态保护林已经起到功效。 3   在接下来几天的采访中,记者还见到其它单位植树造林的成果。据当地同志介绍,这些都是在民建中央丰宁生态保护林建成以后,北京、河北等地的机关、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纷纷也在丰宁建起了保护林,他们与民建中央一道,为丰宁的生态环境保护出着一份力。
在记者将要离开“民建生态保护林”,前往下一个民建扶贫点采访的时候,中共城根营村党支部书记何连果还在向记者讲述着今后的打算。当我们的汽车已经驶上公路的时候,回头望去,保护林蔚为壮观。何连果也在向我们摆手,我们知道,他这是在向民建的同志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