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文标
1966年1月出生,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浙江兰溪人,现任浙江“普农家电”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省政协委员、省工商联常委、省商会副会长,衢州市第四、五届人大常委,衢州市工商联主席。
商迹低调、内敛、儒雅。和蒋文标接触过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他待人处事总是不紧不慢,言语温和,目光坚定而充满友善。和他相处,像品清茶,宁静而深远。似尝老酒,时间越长越香醇。如沐冬日里的阳光,让人全身暖融融。
20多年来,蒋文标只做一件事,就是全力打造“普农家电”。从1989年12月只身从兰溪广电局辞职下海,带了两名徒弟来到衢州创业。在市区老坊门街租了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店面,取名“普农家电”,专门经营家电零售和修理,21年后的今天,这个名叫“普农家电”的小店因为城市的改造已经荡然无存,而“普农家电”这个品牌,经过蒋文标的精心打造,在衢州深入人心。目前企业已拥有资产3亿元,员工从最初的4个人发展到现在的620人,拥有衢州、衢化、龙游、常山、江山、沈家6家门店和一个物流仓储中心。家电销售额多年来名列金、丽、衢第一,衢州地区的配送及维修能力覆盖率达100%,市场占有率超过60%。今年销售额预计达5亿元,税收1200万元。
一个人几年做一件事简单,10年、20年做一件事,并把它做成一项事业却不那么容易。一个人、一家企业几天几年让人称道信赖容易做到,10年、20年拥有良好的社会口碑,那是难上加难。在衢州商界,不事张扬的蒋文标做到了。
衢州家电市场发展史,“普农家电”无疑是一名重要的书写者。从上世纪90年代的草创,90年代中期的崛起,再到90年代之后的连锁扩大,而今的“多国”纷争及稳居老大地位的格局形成,“普农”都担当了代表角色。“普农家电”成了衢州家电市场的“标杆”,搬到哪里,哪里就成家电市场的核心。昔日的市区上街,今日的三衢路“普农家电”广场,它似有强烈的磁场作用,迅速聚拢市场的人气,继而培育出一个新商圈的繁华。
英雄莫问出处。人们常常艳羡于成功者今日光鲜的一面,却忽略了他们创业之初的艰辛坎坷。每每回首成长之路,蒋文标总是心潮澎湃。
21年前,临近春节的前三天,2万元起步的“普农家电”呱呱坠地,蒋文标亲自点燃了一串鞭炮,踌躇满志,憧憬着美好未来。和马云一样,他向店里的几名学徒画“馅饼”:3年后,你们都将成为家电维修技术能手,到本世纪末过上小康生活。
蒋文标凭着自己修家电的技术强项,把卖家电配件和维修作为商店主营,同时兼售黑白电视机、收音机、电风扇等。买点配件,搞搞修理,有时只赚几毛钱。对很多梦想一夜暴富的人来说不屑一顾,但蒋文标却把这些蝇头小利一点一点地积攒起来。这家小店的名字有着蒋文标朴实的农民情怀,名为“普农”,意为普及农村家电,惠及农民的意思。
那时,蒋文标每周都要到杭州进购家电配件,别说自己有车,就是雇一辆车也不敢奢望。当时,衢州到杭州的路况很差,坐一趟车要十多个小时。蒋文标经常是头一天去杭州,晚上找个最便宜的旅馆凑合一夜。次日上午到市场进配件,下午带着配件到出城路口拦衢州方向的车。有时一等就是好几个小时,如果再碰上雨雪天,那真是又冷又饿又担心,因为拦不到车就回不了衢州。遇上驾驶室满人,蒋文标只有坐车背。
蒋文标初到衢州,全家租用了一间简易民房,又矮又黑又潮,到了夜间,常会有一些小虫满屋乱爬,连床上都是,常常搅得蒋文标夫妇俩难以入眠。
这些都没有让他放弃创业的雄心。
1993年,“普农家电”销售总额突破2000万元,比1990年整整翻了20倍。蒋文标也走出了坊门街,分别在市区蛟池街和上街租用了原供销社的两间店面,加起来近百平方米,分别经营黑白家电。
1998年,“普农家电”公司提出了“二次创业”的口号,明确以区域连锁为依托,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的发展思路。用800万元的价格买下了市区上街84号三层近2000平方米的商场。
2000年,“普农家电”迈出了连锁经营的第一步,以355万元买下了龙游县大众路1号原龙游供销社的一个千余平方米的商场,开设了第一家分公司。
2002年10月18日,“普农家电”又花了760万元买下了常山县城的一家商场,“普农家电”常山分公司顺利开张。
2005年4月18日,投资1480万元,坐落在江山市区鹿溪南路94-100号“普农家电”江山分公司开业……
“普农”连锁扩张之路,可谓步步踩到了节点上,在6家门店中,有4家均以自有房产形式拿下,稳健经营加上正确决策,使经营的地位直线上升。
2005年,蒋文标再次做出大胆决定,原在上街84号的“普农家电”整体搬迁到市区三衢路。一时让业界震惊,甚至让内部的一些员工也感到不解。放弃黄金地段风水宝地,转而到偏僻的“生地”去开发经营,是不是头脑发热太不理智?
蒋文标当然看得更长远,他清醒地认识到,上街的普农商场从眼前看门庭若市,但面对越来越强大的竞争对手入驻,“普农”的经营面积将成为严重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而且短期内在衢城再找一个1万平方米的商场已无可能。外表文质彬彬的蒋文标,当认定做一件事的时候,显示出企业家理性与坚韧的一面。当年11月18日,位于市区三衢路208号的“普农家电”广场正式开张,总面积达到1万平方米的衢城最大家电商场登台亮相。
事隔1年零5个月后,“普农”以4800万元买下了整个商场的房产。
“普农家电”广场的集聚效应超出了人们的预期。“普农”进驻三衢路以前,旁边的清莲里一带还是相当的“荒凉”;如今,这里成了衢州市民的购物天堂,周边光饭店就冒出了十几家,房产价格增值显著,“普农”当时不到5000万元买下的资产,如今已超过1个亿。更重要的是,““普农家电””牢牢占据了市区家电市场6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全国地市级城市单店,市场份额、销售占60%以上的,或许唯有“普农家电”广场一家。
作为衢州家电市场的领航者,蒋文标将续写家电经营的本土雄心。
对话
关于“专注”
记者:家电经营你已经有20多年,如果要总结成功经验,你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
蒋文标:21年,我经营家电靠的是专注和坚持,什么时候也不动摇。做企业和做人一样,在发展过程,会遇到风雨挫折,还有更多的诱惑,比如有人看到股市涨了,就一头扎进股票市场;房地产热了,又转战去炒房。这么多年,我从不羡慕人家,也从来没有分心过,就是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做好家电,甘当高级“装卸工”。
记者:家电经营已成为微利行业,你凭什么做大自己?
蒋文标:家电经营的毛利确实很低,行业平均毛利15%,我公司是12%不到。做企业要长远,必须细水长流。我的优势是什么呢,就是成本优势和价格优势。11年前我们开始走区域连锁,低成本扩张,6个门店中有4个的房产都是自有的,不用房租,人家经营成本13%、14%是底线,我公司在7.5%时还能良性运行,这里面就是竞争力了。
记者:现在衢州家电市场“普农”占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全国连锁家电企业还在不断布局二三线城市,你会畏惧和担心吗?
蒋文标:你也看到了,“国美”、“苏宁”到衢州的几年,是我们增长最快的几年,市场份额不降反升。关键要看到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优势。比如我们建立自己的代理品牌优势,还有实行了“家电同质化,服务差异化”战略,针对家电行业“只管卖,不管售后”的现象,我们加大了维修售后人员的培养,产品销到哪里服务就跟到哪里,现在“普农”不仅在市区有自己的维修中心,每个县都有维修中心。接下来,我们的家电连锁还会向乡镇渗透。
关于“诚信”
记者:现在经营企业,大家都会讲“诚信为本”,事实上真正做到非常之难,信用缺失成为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你有什么看法?
蒋文标:成事始于做人,做人为了成事。早在2001年,我就提出“打造信用衢州,从我‘普农’做起。”20年来,“普农”已先后与全国100多个厂家建立经销、代理关系,签过几千份销售合同,但从未发生过一起因合同履行、货款兑付等问题产生的纠纷。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普农”也拿到了十大名牌空调在衢州的总经销和特约经销权,而且也获取了更多的优惠政策,厂家也因“普农”得到了相应的市场回报。
记者:在衢州,对“普农”市民有着较高的认可度,并形成了很强的亲和力。有什么秘诀?
蒋文标:做生意讲得是商誉,关键看你怎么去做。以义立业、以诚经商、以信待人,是经营成功者的秘诀。也可以说是一种规律,具有普遍意义,应成为经商者共同遵守的准则。“普农家电”能成为中国商业名牌,前提是我们视诚信为天下第一品牌。
关于“社会责任感”
记者:一个有商业道德和职业道德的企业,必然是一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普农”经过多年实践,有怎样的理解?
蒋文标:社会是企业利益的源泉。企业在享受社会赋予的条件和机遇时,也应该按照“社会所期望的目标和价值”来回报社会。第一,我们要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商品和服务;第二,通过企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第三,要为政府分忧,积极投身扶危济贫、扶贫助残等公益方面的活动。
记者:这么多年,有哪些动作?
蒋文标:早在10年前,我们就积极投身“希望工程”,与数十位贫困孩子结对助学;2007年、2008年开展了为山区贫困中小学生送千件冬衣、千条棉被活动;为我市残疾人士捐赠了300多辆轮椅;2008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我公司在第一时间向衢州红十字会捐款,成为本地第一笔向灾区捐赠灾款的单位。2009年还成立了衢州第一家以企业命名的———““普农家电”红十字博爱基金”,专门救助外来贫困孕妇。2006年,“普农”成为全市唯一获得首届“浙江慈善奖”的获奖单位。2009年,我很荣幸被国务院残工委授予“全国扶残助残先进个人”,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关于生活与工作
记者:做企业很辛苦,你怎么调节工作与生活?
蒋文标:我的生活很有规律,和员工一起上下班,从不迟到,很少应酬。手机一般到晚上八点半就关机。有一次出国14天,单位一个电话也没有。
记者:怎么做到的?
蒋文标:依靠一支良好的管理团队,然后充分授权到位。我每天的办公室是敞开的,厂家不用找我,找的只有顾客和熟人。因为顾客是“上帝”啊,对“上帝”不能拒之门外。
记者:成为衢州市工商联主席,你的角色会改变吗?
蒋文标:高兴的同时更感责任重大。公众人物更要注重自己的社会形象,一言一行都要自律,当好工商界的表率,在做好企业的同时,努力践行自身职能。
(原刊于《衢州日报》2010年12月17日第七版 记者 章卫平/文 老鲍/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