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栏目
- 会史大学习
- 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
- 聚焦2024全国两会
- 聚焦2024浙江省两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
- 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
- 2023全国两会聚焦
- 聚焦2023浙江省两会
- 学习贯彻民建十二大精神…
-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
- 学习贯彻省第十五次党代…
- 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
- 2022年全国两会
- 十九届六中全会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 2022年省两会
- 2019年两会专题
- 2018年两会专题
- 2016年两会专题
- 民建成立70周年
- 2015年两会专题
- 五水共治
- 2014年两会专题
- 2013年两会专题
- 民建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
- 2012年两会专题
-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
- 2011年两会专题
- 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 2010年两会专题
- 建国60周年
- 抗击疫情 浙江民建在行…
- “不忘合作初心 继续携…
-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多党…
- 庆祝改革开放40年征文选…
-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专题…
- 优秀会员专题
- 纪念汤元炳同志诞辰100…
- 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专题…
- 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专…
- 2009年省两会专题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会史大学习】(二)爱国壮举:抗战时期民族工业内迁
发布时间:2025-04-27 15:41:59
|
作者: 管理员
(二)爱国壮举:抗战时期民族工业内迁
抗战时期民族工业内迁,是我国民族工商界的一次爱国壮举。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从华北、华东、华南全面向中国发动进攻,国民党政府被迫偏安于以重庆为中心的大西南。为保存民族工业,支援抗战军需民用,在胡厥文等爱国实业家呼吁、推动下,在国家危难的关头,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民族工业在战火中开始大规模西迁,走上了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联系的道路。
此次被人誉为“中国实业界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民族工业内迁,始于1937年“八·一三”上海抗战,经历了首迁武汉,再迁川渝等后方的艰难历程,到宜昌陷落时告一段落,历时三年。到1940年,沿海民营企业迁入四川、广西、贵州、陕西等地的企业有452家。
“味精大王”吴蕴初创办的天厨味精厂、“铅笔大王”吴羹梅创办的中国标准铅笔厂、“灯泡大王”胡西园创办的亚浦尔灯泡厂、“火柴大王”刘鸿生创办的章华纺织厂、范旭东、侯德榜、李烛尘等民营企业家创办或主持的企业都内迁到了内地。
这些内迁企业和原本就在大后方的胡子昂、“猪鬃大王”古耕虞等创办的企业积极组织军需民用产品生产、组织出口换取外汇,为支援全民族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
沿海民族工业的内迁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保存了实力,同时内迁工业所形成的产业集群和生产布局,也显著地改善了西南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层次,为西南地区工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为改变全国工业布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源:中国民主建国会微信公众号)